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,恐怕没有什么行业比餐饮业更吸引人了。一则投资可大可小,既可独立经营,也可联营、加盟;二则投资周期短、见效快,做上路了,短短几年时间,就能完成从单店到连锁的整个发展过程,做到资金的快速增值;三则门槛不高,进退自如。因此,做餐饮也就成为众多创业者首次创业的最佳选择。
然而,任何一个行当都是一门学问,常言说“隔行如隔山”,餐饮业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。众多“门外汉”涌向餐饮业后,或许可以很快可以通过独特的菜品和创意抓住消费者,但随后却很难继续扩大影响,走规模化发展道理。不仅慨叹,餐饮业的水太深了。
创业难,守业更难,而把事业做大做强更是难上加难。南京餐饮管理公司可以凭借独特的产品优势,在市场的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,可是往往站稳脚跟还没几年,就被群起的效仿、竞争、假冒搅得焦头烂额,或者一脚踩进错误投资、盲目扩大的污泥中,再也难以脱身。
餐饮业的水有多深?有人说:好学肯干的人,做3年才算入门;想当甩手掌柜,不出3月就得关门。一个餐馆,从选址到开业,从服务到采购,从点菜到收银,涉及太多的知识和细节。任何一个细节出现纰漏,都会在你往规模化发展的道理上埋下一颗地雷。地雷越多,隐患越大。
我们通过对餐饮业内几十家企业的跟踪和调查,为创业者解读餐饮企业内在的经营规律,挖掘餐饮业做大做强所需的营销技巧和经营手段,带读者亲身感悟这个行业的经营难度,探查任何可能出现的隐患以及有效的解决办法,从而使经营者跨越成长的危险,寻找做大之道。虽然本文以餐饮业的经营案例为纲,但其中的诸多手法都可在其他行业中采用。只要经营者加入自己的创意,灵活加以运用,大的发展指日可待。
产品可以复制,技术可复制,但创意无法复制,创意是思想的火花,因经验的积累而迸发;创意是开创市场的倚天剑,用这把剑就可以开拓一片新的疆土,创造一个新的世界。
口味创新:敢为天下“鲜”
餐饮业像一个魔力巨大的磁石,吸引着来自各行各业的人醉心其中。进入餐饮行业的人形形色色,或者是因为生活所迫、无奈从几张桌子开始做起餐饮;或者是有某项拿手好菜,众人称赞之余开始筹划推向市场;亦或是阴差阳错,误打误撞进入这一领域。
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,餐饮业门槛低、投资小、收效快,进可攻,退可守,简直就是天生的投资宝地。然而就《科学投资》杂志的研究看来,餐饮业就像波光平静的海面,走进容易,但要往深处游去,往往会遇到惊涛海浪,要做出点样子、创出新意并不那么简单。
餐饮业内有句话叫:“眼光是金,特色是宝”。虽然经营者进入的形式各有不同,但不管其背景如何,要想在餐饮行业中树起一面大旗,找到立足之地,找对特色项目永远是最关键的一步。
快餐就是“快速餐饮”的意思,它以卫生、安全、便捷等特点顺应了人们生活节奏,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。但任何东西都有其利弊,快餐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,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:以油炸为主,其产生的高热量、高脂肪不能不说是诱发肥胖、超重现象的一个原因,因而人们开始对“传统洋快餐”产生了质疑。消费者的质疑也促使从事快餐行业的人重新审视自己的产品,并开始构造一种新的快餐方式,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肯德基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提出了“新快餐”的生活理念,倡议发起“新快餐”运动,引导人们向饮食结构合理、科学消费的方向迈进。
肯德基作为经营“洋快餐”的国际著名品牌,自1987年进入中国以来,经过18年的历经创业,在中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,为中国餐饮业、特别是中式快餐企业提供了先进的模式和经验。为了关注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,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科学的生活方式,肯德基针对“传统洋快餐”的不足,在保持洋快餐优点的前提下,提出了“新快餐”概念。中国百胜餐饮集团总裁苏敬轼先生介绍,“新快餐”就是打破传统,采取多种烹饪方式,符合现代人的饮食健康需求;增加蔬菜品种,开发适合不同口味需求的蔬菜产品;通过均衡搭配的套餐组合,倡导消费者适量、均衡进食;改变美国模式,打造中国模式的食品安全体系;通过不断开发新产品,让消费者常吃常新。总之,新快餐就是“美味安全、高质快捷;营养均衡、健康生活;立足中国、创新无限。”
百胜餐饮东北区域总经理王越对记者说,快餐的形式是符合中国人现代生活需要的,它让消费者能够很方便地吃到自己喜欢、熟悉的食品,安全卫生相对有保障,价格也容易接受。但同时,消费者对西式快餐食品营养的疑虑是快餐发展、壮大的绊脚石。为此,百胜在2000年就给自己许下一个宏愿:要把肯德基打造成一个最让消费者喜爱和信任的品牌。哪怕要把品牌重新打造一下,也在所不惜。她还说“新快餐”不是一个产品,而是一个全新的生活理念。
福寿螺的推广,重庆歌乐山镇因“歌乐山辣子鸡"而闻名全国,他们通过新料旧做、旧料新做,创出了自己的“看家菜”,而且仅凭一道菜就扬名全国,真应了那句“一招鲜、吃遍天”的道理。
纵观国内成功的餐饮企业我们可以发现,其竞争的三大法宝就是口味,口味,口味。换句话说,特色菜,人无我有的经典产品才是餐饮企业立足的根本。不过这里的三个“口味”也有不同的含义,第一个口味可以看作是厨师推出菜品的口味;第二个口味是不断创新、符合大众消费所需求的口味;第三个口味则是适应市场变化、及时调整企业发展的口味。
虽说任何一种菜品都是从原有口味基础上进行创新的,个人认为,仅靠几个人的闭门冥思毕竟有很大的局限性。因此最好走出去,依靠借鉴拓展思路。会做生意的老板,要不断走出去采风,向其他人学习,创新出具有冲击力的新菜。学诸家之长,走自己的路,取得成功便顺理成章了。